收藏 | 帮助
你该不该吃碘盐?
 来源:广州日报 
[发布日期:2008-04-15] 浏览:   

  碘是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,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通过食盐加碘来保障碘的摄入。但跟其他营养成分一样,碘多了也会有风险。具体到你自己,该不该吃碘盐呢?

  对于需要多少碘,世界各国制定的标准基本相同:普通人每天150微克,孕妇200微克。在现实中经常使用“尿碘中位数”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碘摄入水平,100微克/升是最低标准。各国制定的“安全上限”则相差较大,比如美国和加拿大是1100微克/升,欧洲是600微克/升,中国通常采用800微克/升。世卫组织后来的推荐用量是根据尿碘中位数,100~200微克/升之间为适量,200~300微克/升之间为过量,300微克/升以上为超量。

  不管按照哪一种标准,“充足摄入量”和“过量”之间都还有相当大的缓冲。只要碘的摄入量在那个范围,就既不会缺碘,也没有不可忽略的风险。食盐中加碘的目标是:缺碘地区,从碘盐中获得的碘足以避免碘缺乏症;不缺碘地区,如果加上碘盐中的碘依然低于“安全线”,那么虽然“没必要”但是“无危害”;只有在高碘地区或者甲状腺异常的病人,碘盐可能“增加风险”,就应该吃无碘盐。

  碘的摄入状况跟地域密切相关。一个地区是否是缺碘还是高碘,必须基于调查数据,而不能凭感觉。因为许多海产品中富含碘,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沿海地区不会缺碘。2011年卫生部的调查显示,浙江、福建、广西都有一些地区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都超过了5%,而这是缺碘的症状。这些省份以及广东,都有些地区的妇女和儿童的尿碘中位数明显低于100微克/升的最低需求。虽然上海目前的碘摄入水平合理,但其中大部分来自于碘盐。如果不吃碘盐,上海人也将处于缺碘状态。

  其实卫生部在跟踪发布各地的碘摄入状况,并根据数据调整决策。包括沿海省份在内,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需要食用碘盐,而且吃了也不会达到“过量”的地步。对于少数高碘地区,卫生部门也是把保障无碘盐作为工作目标。

  简单说来,相对于“万一碘过量”,碘缺乏的后果更加严重,而“碘盐导致甲状腺癌”则没有科学证据支持。如果你不是在卫生部划定的“高碘地区”,也没有在医院查出甲状腺异常,那么吃碘盐是更保险的选择。

联系我们 | 案例 | 收藏 | 声明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