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“春捂秋冻、不生杂病”。但如何“冻”得健康,大有学问。
秋冻并非初秋,气温开始下降,却并不寒冷,这时是开始“秋冻”的最佳时期,最适合耐寒锻炼,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。只有在夏末秋初开始“秋冻”,才能自然过渡到对秋凉和冬寒的机体调节,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抵抗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孩子由于自身调节能力相对较差,遇冷抵抗能力下降、御寒能力减弱、身体很快会发生不良反应,容易诱发急性支气管炎、肺炎等疾病,因此应注意气温变化而适当增减衣服。
老年人、儿童、心脑血管病患者、慢性肾脏病人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“冻”,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“冻”得适度。
在春捂秋冻的“非常”时期,人们需要在衣、食、住、行方面备加注意,应掌握正确的养生之道。
第一,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身体素质;
第二,建议利用节假日并选择好利于出行的天气,合家去郊外旅游踏青,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之中,有利于身心健康;
第三,保持良好、乐观的心态,避免元气外泄、耗气伤阴;
第四,天气冷时及时增衣,天气暖和时也应适当“春捂”,以避免外感风寒;
第五,饮食上要减肥腻、少吃荤、多食新鲜蔬菜。